源代码防泄密用户反馈
如何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有效保护软、硬件开发单位或部门内部源代码安全,防止内部代码有意或无意泄露、扩散,一直困扰着众多管理者。
与此同时,随着源代码防泄密实践的积累,加密软件及沙盒防泄密等传统的进程级防泄密技术弊端正逐步显现出来。其中,安全性等问题成为用户抱怨的焦点。
区别于各种应用型软件,源代码防泄密等安全类软件的本质依然是攻与防。 其在实现基本的防泄密效果(防止源代码泄露、扩散出去)的同时,必然更加强调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安全软件自身安全强度不足,安全措施形同虚设,安全价值如何体现?比如广为流传的加密软件漏洞评测系统事件。
这也是为何要弄懂源代码防泄密各种“效果”背后的基本原理与安全机制的根本原因,背后没有坚实的安全基础支撑,所谓的“效果”如同空中楼阁。
1) 安全强度不够,易破解:
依赖进程设定一系列安全策略的文档透明加密技术以及同样依赖进程的沙盒防泄密技术,网络上持续出现大量实质性破解内容,导致源代码防泄密形同虚设、毫无安全价值;
2) 运行不够稳定,由进程识别、进程判断引发的系统性能损耗、文件损坏、编译失败、卡、慢等现象时有发生:代码类数据比较特殊,进程众多且调用关系复杂,传统技术又必须依赖进程频繁加解密或访问控制;
3) 运行频繁维护,实施及售后维护工作非常繁琐:必须逐一为每一个相关进程配置策略,一旦开发平台、开发工具等开发环境发生变化,这些策略必须随即调整(当然,测试时会提前配好以规避。);
显然,传统的源代码防泄密技术无论是文档透明加密还是所谓的沙盒防泄密技术,都没有认识到源代码防泄密的特殊性:代码开发环境复杂、代码文件进程众多且相互调用关系复杂、代码开发人员破解安全软件能力较强。毋庸置疑,考虑用户特征、聚焦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才是最佳的源代码防泄密解决之道。
>> 咨询电话:400-886-0755;13923876384;0755-86315593;
>> 了解更多:源代码防泄密方案
>> 了解更多:源代码防泄密签约/用户/案例